青?;ヘS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以油菜、馬鈴薯、豆類、麥類等農作物及花卉、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作物的新品種引育、制(繁)種、示范推廣和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民營企業。
青?;ヘS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互豐農業)是以油菜、馬鈴薯、豆類、麥類等農作物及花卉、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作物的新品種引育、制(繁)種、示范推廣和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民營企業?;ヘS農業建有全國最大的雜交春油菜制種基地和青海省最大的馬鈴薯脫毒中心。公司先后被評為“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模式示范單位”、“再就業工程貢獻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青海省科技型企業”、“青海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守合同重信用單位”、“誠信企業”等,并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1年中國種子行業信用等級評價中給予A級授信,“互豐”商標認定為“青海省著名商標”。
互豐農業擁有先進的農作物新品種引育技術、雜交油菜制種技術、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技術、蠶豌豆繁種技術、花卉組培快繁技術,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及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無公害農業生產等技術以及規?;N植、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市場化經營的技術和經驗。所生產的種子(苗)及產品均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目前的主要產品有優質油菜雜交種,優質馬鈴薯脫毒種薯。產品已銷往國內19個省市及日本,泰國等東南亞地區。
互助縣及周邊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和冷涼氣候資源優勢,是發展高原特色制種業的“天賜寶地”。同時,互助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制種業的發展,把高原特色制種基地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提出“制種立農”,以互豐農業為龍頭,打造全國最大的雜交油菜制種基地和西北重要的馬鈴薯種薯繁育中心,并出臺了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出臺了號召科技人員領辦、創辦企業的政策和鼓勵措施。隨著市場競爭不斷的加劇和農民生產意識的轉變,公司近年來注重科技與研發資金的投入,2011年科技投入達到113.2萬元、2012年達到86.3萬元,2013年達到74.5萬元。共研制國家新型實用專利5個(《雜交油菜制種專用播種機》、《雜交油菜制種專用覆膜穴播機》、《全膜覆蓋栽培專用馬鈴薯覆膜播種機》、《手推式通用除草機》、《釘齒耙耱整地機》),科技成果2項(《微孔草新品種“青微2號”》、《微孔草新品種“青微3號”》)。
互豐農業一直十分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擁有試驗基地200畝,組培室1600多平方米,質檢室400平方米,實驗室400平方米,種子(薯)儲藏庫10000平方米,種子加工分裝室800平方米,種子低溫庫600平方米,種子曬場16000平方米,玻璃溫室1700平方米,防蟲網室50000平方米,農資、農機庫800平方米。擁有試驗研究設備64臺(套),檢驗儀器49臺(套),種子生產、加工、檢驗等相關儀器設備134臺(套)。
目前,互豐農業已經成功打造了加定、巴扎及周邊門源、甘肅天祝為主的制繁種區,五十、松多、紅崖子溝制繁種區,哈拉直溝、丹麻制繁種區,威遠鎮、塘川制繁種區,臺子、南門峽制繁種區,林川、東和制繁種區,東溝、東山制繁種區德及貴德制種區八個制繁種區,每年建設優質油菜制繁種基地3萬畝左右,為全國春油菜區及部分冬油菜區提供近1000萬畝的優質油菜雜交種,年增農民純收益10億元以上;年生產馬鈴薯微型薯800萬粒,建設專用型馬鈴薯脫毒種薯基地近7萬畝,生產低代脫毒種薯近12萬噸,滿足本縣及周邊地區60萬畝以上的馬鈴薯生產用種。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在塘川鎮、威遠鎮等地區創建萬畝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制繁種示范基地,為今后走規?;?、標準化、機械化制種基地建設之路奠定了基礎。
互豐農業主要采取“公司+科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以資產聯結為紐帶,以自然資源優勢和技術設備優勢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集新品種引育、制繁種、示范推廣、加工銷售為一體,立足青海,面向全國。公司在采取“公司+科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加強農民合作組織的培育和農民技術員的培養,目前已培養并起用農民技術員近60名。
青海省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是發展高原特色作物制種業和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天賜寶地。在互豐公司的身后有省、地、縣領導的關愛,三農政策的支持和廣大農民兄弟的配合,加之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完善的服務體系,互豐一直堅信,通過“互豐人”的努力,一定能夠打造出帶有青藏高原特色的世界一流農產品。